【成語意思】:出:超過;類:同類;拔:超出;萃:草叢生的樣子;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。超出那一類;高出那一群。形容人的品德、才能超出同類之上。
【用法分析】:出類拔萃聯合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含褒義,用于人或事物。
【成語來源】: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圣人之于民,亦類也。出于其類,拔乎其萃,自生民以來,未有盛于孔子也?!?/p>
【褒貶解析】:褒義成語
【成語結構】:聯合式成語
【使用程度】:常用成語
【成語年代】:古代成語
【成語字數】:四字成語
【成語拼音】:chū lèi bá cuì
【英語翻譯】:far above the average
【成語聲母】:CLBC
【出類拔萃的近義詞】:鶴立雞群、超群絕倫
【出類拔萃的反義詞】:濫竽充數、碌碌無能
【出類拔萃的謎語】:谷子地里長棵高粱
【出類拔萃的故事】:
孟子,名軻,字子輿,鄒國(今山東鄒城東南)人,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學生。他繼承了孔子的學說,是戰國時期的偉大思想家、教育家。
有一天,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孟子:“老師,古代的伯夷、伊尹同孔子差不多吧?”
孟子說:“孔子的學生有若曾這樣說過:‘凡是同類的都可以相比較,如麒麟同其他走獸比,鳳凰同其他飛鳥比,泰山同其他丘陵比,河海同水洼細流比,而前者都遠遠超過了后者。圣人和其他人也是同類,但圣人已遠遠超出、高過其他人了(出于其類拔乎其萃)。自有人類以來,沒有人比孔子更偉大了?!?/p>
【成語造句】:
而在那海一樣的人民當中,到處都有出類拔萃的勞動英雄,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當中開出的鮮艷花朵。
【相關成語】:
帶“出”字的成語 | 帶“類”字的成語 | 帶“拔”字的成語 | 帶“萃”字的成語 |
---|---|---|---|